与许多科研成果不同,王帆所在团队成果的归途并不仅仅是知名学术期刊,更是真正从实验室走向了工厂、医院。
在神舟十二号为期三个月的任务期间,聂海胜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出舱任务,从2008年的神舟七号备份出舱到2021年完成个人的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这一天他等了13年,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出舱任务后,他和战友刘伯明在太空的互拍,记录下了自己站在机械臂上与地球合影的瞬间。航天员 聂海胜:那次就是习主席亲自到发射场为我们壮行,而且给我们进行了天地通话,对我们进行了鼓励关怀,使我们这个信心倍增。
2021年6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这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李涛:我们实现了飞船着陆后,搜救队员30秒到达现场的空前成绩。两年后,2005年10月,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的飞行乘组公布,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组成。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严昊: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航天员这个概念,当时我比较小,有幸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对我后面的职业规划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个月,按计划,神舟十七号将再次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对接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航天员 聂海胜:经过5年多的学习和训练,我们14名航天员都具备了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都想第一个去飞天,都想去为国争光,最后决定由杨利伟、翟志刚和我,我们三个人组成一个首飞梯队。其实对于首飞,不管哪一个人去执行任务,它都代表我们这一个整体,也代表我们这个民族去实现咱们中华民族的这种梦想。位于西安大雁塔旁的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和唐艺术陈列馆(简称三唐工程)就由中日合作建造,日方也请建筑师出了方案。
被誉为西安会客厅的钟鼓楼广场,则是出于便利百姓生活的考虑而建造。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其中的以人为本,正是贯穿她整个建筑人生的根本原则。儿时的她对文学充满热爱,后来受父亲影响,她报考了清华大学建筑专业,但文学的滋养,依然是张锦秋一生的财富。
也正是这份家国情怀,让张锦秋对一份出自日本建筑师的设计稿坚决提出反对意见。而在色彩设计中,张锦秋坚持墨雅于彩,素色为上的追求。
西安的热门景点大唐芙蓉园,也出自张锦秋之手。1991年6月,陕西历史博物馆落成开馆,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张锦秋以高台筑阁的设计理念将汉唐盛景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打造了一座具有古典气象的现代建筑。毕业后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工作了近60年。
然而,对方的设计风格有明显的和风,与周边历史环境不相符。她就是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应用于当代建筑的领军人物张锦秋。由于时间紧迫,80多岁的她在病床上坚持研究地形图,出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现场堪景。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对于梁思成先生的才华,张锦秋用出口成章、倚马可得这八个字来形容。近日,总台《吾家吾国》主持人王宁专访张锦秋,听她讲述以人为本的建筑人生。
张锦秋说,当初建设大唐芙蓉园,就是为老百姓建的,园子里有供市民使用的广场大院、临水平台等室外活动场所。大雁塔旁边不能搞日本风格的建筑。
1936年10月,张锦秋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建筑世家。距离西安国家版本馆约40公里,就是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它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也是张锦秋的代表作。探索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可能性,是张锦秋一以贯之的建筑理念。作者:王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3/10/4 8:19:58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原来,这么多打卡地都出自她之手 她师从建筑泰斗梁思成、莫宗江,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如今,年近九旬的张锦秋,依然带领团队在一张张图纸上勾勒、孕育着心目中的理想建筑,不断推敲反复论证每一个设计细节,倾尽全力为人们生活的城市注入更多的美好和诗意。
而在文化素养与建筑技艺之外,让她印象最深、对她影响最大的,还是梁思成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执着和炽热的家国情怀。03 我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拓展幸福空间 莫忘前人,服务今人,想到后人,以人为本是20多年前张锦秋寄语年轻人的一副题字。
如今,87岁的张锦秋仍对建筑设计饱含热情,她说:我们建筑业的人,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人民拓展幸福空间。中国的建筑文化不只有黄琉璃、红墙,也有典雅的文化。
当时,西北设计院一共做了十二个方案,张锦秋的唐风宫殿式设计方案脱颖而出。勘探完现场后,张锦秋重新设计三唐工程,方案一拿出来,便获得了日方赞赏,我觉得很长志气,日方投资,中国设计师主持设计。
从起草图纸到施工建设,历时八年,一座既承载深厚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建筑美学的博物馆破土而生。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外资项目绝大多数都是由投资方来指定外国建筑师设计。她设计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为世界一流博物馆。2015年,国际小行星组织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2007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锦秋星,她的名字也将永远和古都西安联系在一起。
△儿时的张锦秋 1961年,结束六年本科阶段的学习,张锦秋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继续攻读研究生,师从梁思成、莫宗江教授应用广泛,我国已有布局 《中国科学报》:目前我国在阿秒激光方面有哪些布局? 潘义明:目前我们国内阿秒光脉冲大概是70阿秒左右的量级。
听说,电话通知她得奖时,她还在给学生上课。去年获沃尔夫物理学奖的保罗科克姆也非常出色,他在阿秒激光电子动力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方面有很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费伦茨克劳斯正在进行另一种类型的实验,分离出了持续650阿秒的单个光脉冲。第二,我们现在可以通过类似的过程看到一个原子尺度内的动力学过程,因为比如说做两个阿秒脉冲,第一个打上去,第二个去探测它。
去年,沃尔夫物理学奖没颁有给他,我们都感到很震惊。我想可能是因为他退休之后不像以前那么活跃,不活跃就很容易被忘记。他在法国退休之后被聘任为我们学校的教授,高个子,为人谦逊,待人非常友好。在圈内,一直有说法说她是阿秒之母。
据我所知,保罗科克姆应该是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他提出了一个三步模型(three step model),在阿秒科学里被称为标准模型,这是我对他没有获得诺奖而感到特别惊讶的原因。香港大学物理系有一位教授是费伦茨克劳斯的学生,去年开会我还问他你老师什么时候得诺贝尔奖,那位同事开玩笑地说他每年都在等,估计快了。
现在在原子层次上调控它,似乎有一些工作慢慢出来了,这个是阿秒科学的作用。他平时话不多,但是讨论科学问题的时候,视角非常敏锐。
相关阅读 |刚刚,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MICHEL EULER 10月3日,202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皮埃尔阿戈斯蒂尼(Pierre Agostini)、费伦茨克劳斯(Ferenc Krausz)、安妮吕利耶(Anne LHuillier),表彰他们对于超快激光和阿秒物理科学的开创性工作。